42式太極劍分解圖解教學29-33
欄目分類:太極八卦 發布日期:2016-06-17 瀏覽次數:次
(二十九)右弓步劈
1.身體重心前移,右腳跟至左腳內側(腳不觸地),身體略左轉;同時右手握劍,劍刃領先,經下向左后方劃弧至左腹前,臂微屈,手心斜朝上,劍尖朝左后下,與胯同高;左手劍指屈肘向下落于右前臂上,手心朝外。目視劍尖(圖336)。

2.右腳向右上步成右弓步,上體略右轉;同時右手握劍,經上向右劃弧劈劍,腕同胸高,劍臂一線,左手劍指經下向左劃弧,臂呈弧形舉于頭上方,手心朝外。目視劍尖(圖337)。

要點:弓步與劈劍要協調一致,速度要緩慢均勻,動作要圓活連貫,勁貫劍身。
教法提示:此動作腰先稍左轉再右轉,同時帶動右手劍完成劈劍動作。
(三十)后舉腿架劍
1.身體重心前移,左腳擺步向前,屈膝半蹲,右腳跟提起,上體略左轉;同時左手握劍,向左掛劍,腕同腰高,劍尖朝左,左手劍指屈肘下落,附于右前臂上,手心朝外。目視左下方(圖338)。
2.左腿直立,右腿屈膝,后舉小腿,腳面展平同臀高,上體略右轉;同時右手握劍上架(離頭部約10厘米),劍尖朝左,左手劍指經面前向左擺舉,臂微屈,指尖朝上。目視劍指(圖339)。
要點:左手劍指與劍尖為同一方向;右腿后舉與舉劍上架、劍指動作要協調一致;獨立要穩,此勢為平衡動作。

教法提示:左腳擺步向前時,腳跟先著地,然后再過渡到全腳掌;獨立時,五趾抓地;頭頂百會穴虛虛上頂,使身體保持平穩。
(三十一)丁步點劍
1.左腿屈膝,身體略右轉,右腳向右落步,腳跟著地,腿自然伸直;同時右手握劍,略向右擺舉,使劍尖向上,高于右腕。目視左前方(圖340)。
2.重心右移,身體右轉,右腳踏實,屈膝半蹲,左腳跟至右腳內側,腳尖點地成左丁步;同時右手握劍,向右點擊,腕同胸高,左手劍指經體前向右劃弧,屈肘附于右腕內側。目視劍尖(圖341)。

要點:丁步與點劍要協調一致。點劍時力注劍尖。
教法提示:由獨立到丁步點劍時,身體要保持平衡,上體保持正直;兩肩、兩胯要有沉勁。
(三十二)馬步推劍
1.左腳向左后方撤步,右腿屈膝,隨身體重心后移,以腳掌擦地撤半步,腳跟提起,腿微屈,上體向右擰轉;同時右手握劍,虎口朝上,屈肘收至右肋下,劍身豎直,劍尖朝上,左手劍指附于右腕,手心朝下。目視右側(圖342)。
2.左腳蹬地,隨身體重心前移,右腳向右前方上步,腳尖內扣,左腳跟滑半步,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,上體左轉;同時右手握劍,向右前方立劍平推,腕同胸高,劍尖朝上,力貫劍身前刃,左手劍指經胸前向左推舉,手心朝外,指尖朝前,與肩同高。目視右側(圖343)。

要點:此勢為發力動作。馬步與推劍要協調一致,推劍時要轉腰沉胯,勁力順達。
教法提示:在練習馬步推劍前,可先原地進行上肢推劍練習,掌握推劍的方法及發力順序,然后再上下結合練習。
(三十三)獨立上托
1.身體重心左移,右腳向左后插步,身體右轉;同時右手握劍,以腕為軸,外旋翻轉手腕,使劍尖經下向后、向上在體右側立圓劃弧至頭部右側,劍尖朝右上方,虎口仍朝上,腕同胸高,左手劍指略向前擺舉。目視右前方(圖344)。

2.隨身體重心后移,兩腿屈膝下蹲,并以左腳跟、右腳掌為軸碾步,身體右后轉約180。;同時右手握劍,前臂內旋,劍柄領先向下、向右后方劃弧擺舉至右膝前上方,劍尖朝前,左手劍指屈肘向右附于右腕內側,手心朝下。目視劍尖(圖345)。

3.上體略右轉,右腿自然直立,左腿屈膝提起成右獨立式;同時右手劍,臂內旋向上托舉,停于右額上方(約10厘米),劍身平直,劍尖朝左,左手劍指屈肘附于右前臂內側,手心朝外。目視左側(圖346)。

要點:插步轉體時,上體不要過于前俯和突臀;提膝與上舉劍要協調一致。此勢為平衡動作。
教法提示:右腳向左插步時,要力求自然平穩,不要過于向左插步;轉體時要用腰胯的力量;上托時,兩肩
有意松沉,氣沉于丹田,這樣有利于平衡。
(三十四)進步掛劍
1.左腳向左擺步,隨身體重心前移,右腳跟提起,上體略左轉;同時右手握劍,向左下方劃弧掛劍,手心朝內,左手劍指屈肘附于右上臂內側,手心朝外。目視劍尖方向(圖347)。

2.隨身體重心前移,右腳擺步向前,上體略右轉;同時右手握劍,經上向前劃弧,前臂外旋,手心朝上,劍尖朝前,低于右腕。左手劍指仍附于右前臂內側,手心朝右。目視劍尖方向(圖348)。

3.隨身體重心前移,右腳踏實,左腳跟提起,上體略右轉;同時右手握劍,向右劃弧穿掛劍,手心朝外,左手劍指向上,臂呈弧形舉于頭上方,手心朝左。目視劍尖方向(圖349)。

4.隨身體重心前移,左腳擺步向前,腳跟著地,身體略左轉;同時右手握劍,向右伸舉,手心朝上,腕同腰高,劍尖朝右下方,左手劍指下落至與肩同高,手心朝外。目視劍指方向(圖350)。

5.隨身體重心前移,左腳踏實,屈膝半蹲,右腳向右前方上步成右虛步;上體左轉約90。;同時右手握劍,經上向右前下方點劍,左手劍指經下向左劃弧,臂呈弧形舉至頭上方,手心朝外。目視劍尖(圖351)。

要點:左右掛劍,動作要連貫圓活,貼近身體;立圓掛劍,虛步與點劍要協調一致。
教法提示:左右掛劍時,兩肩要放松,左掛劍要與上體左轉相配合,右掛劍要與上體右轉相配合;連續上步時,注意身體重心要平穩,每上一步都是腳跟先著地,然后過渡到全腳掌,切忌前腳掌先落地;虛步點劍時意注劍尖前,氣沉于丹田。
(三十五)歇步崩劍
1.右腳跟內扣踏實,屈膝半蹲,左腳跟提起,身體重心前移,上體右轉;同時右手握劍,翹腕向后帶劍至右胯旁,手心朝內,劍尖朝左上方,略低于肩,左手劍指屈肘下落附于右腕上,手心朝下。目視右前下方(圖
352)。
2.身體重心略左移,右腿屈膝,左腳向左上步成右弓步,上體略右轉;同時右手握劍,經下向右劃弧反撩,腕同胸高,手心朝后,劍尖朝右,左手劍指經下向左劃弧擺舉至與肩平。目視劍尖(圖353)。

3.重心后移,右腳向左腳后撤步成歇步;身體略右轉;同時右手握劍,變虎口朝上后沉腕崩劍,腕同腰高,左手劍指向上,臂呈弧形舉于左上方,手心斜朝上。目視右前方(圖354)。
要點:歇步與崩劍動作要協調一致;沉腕崩劍,勁貫劍鋒。
教法提示:先進行下肢動作的練習;另外右腳跟內扣時,身體重心不可過早前移,待右腳跟內扣踏實后重心再前移。
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.strlover.cn
